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字用法 得道多助的意思

2024-05-02 1381 明贵知识网

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寡助之至的之是主谓助词,取消句子独立性,无实意


“之”用于主谓之间,不译。

如:①甚矣,汝之不惠!(《愚公移山》)

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。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

③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(

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》)

④以天下之所顺,攻亲戚之所畔。(《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》)

⑤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(《岳阳楼记》)


本文选自《孟子译注》(中华书局1960年版)。题目是编者加的。

 ① 天时: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、气候。 

② 地利: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。 

③ 人和:指人心所向、上下团结。

 ④ 三里之城:方圆三里的内城。

 ⑤ 郭:外城。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。

⑥ 环:围。 

⑦ 兵革:泛指武器军备。兵,兵器。革,皮革制成的甲、胄、盾之类。

 ⑧ 坚利:精良。坚,坚固。利,锋利。

 ⑨ 委而去之:弃城而逃。委,放弃。去,离开。

 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:意思是,使人民定居下来(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),不能靠疆域的边界。 

 固国不以山溪之险: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。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: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。  得道: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,即行仁政。  畔:同“叛”,背叛。  故君子有不战,战必胜矣: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,战就一定能胜利。君子,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,即上文所说的“得道者”。


文本主旨


本文从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入手,通过对“天时”“地利”“人和”三个条件的比较,阐述了“人和”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,由此再引申出“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”的论断,阐明了施行“仁政”的必要性。


写作特色


1. 逐层论证,层层深入。


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,接着运用战例,分别论证了“天时不如地利”“地利不如人和”,突出了“人和”的重要;最后进一步阐发,说明,欲得“人和”,必先要“得道”。全文紧紧围绕得“人和”这一中心,环环相扣,逐层推理,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。


2. 运用设喻,易于接受。


从文章来看,孟子虽反对战争,却多次提到战争。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而打的比方,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“仁政”主张。

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字用法

声明:明贵知识网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若您的权利被侵害,请联系本站